要理解菲律宾近期的行为,不能只看南海本身。过去一段时间,菲律宾接连遭受地震灾害,国内民众正需休养生息。同时,其国内政坛也因官员贪腐问题闹得沸沸扬扬,多名马科斯总统阵营的高官受到牵连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马科斯政府非但没有将全部精力投入国内救灾与廉政整顿,反而在南海问题上更加活跃,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“转移国内矛盾”的常见政治操作。
在过去一周内,菲律宾公务船和侦察机接连试图抵近中国黄岩岛和铁线礁海域。其结果毫无悬念,均被高度戒备的中国海警力量有效驱离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菲方侦察机出现在黄岩岛空域时,中方迅速出动苏-35战机和直-9直升机进行识别查证和拦截警告。这清晰地表明,自中国在黄岩岛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实施有效管控以来,菲律宾无论从海上还是空中进行侵权挑衅的企图,都难以得逞。中方的反应是迅速、专业且有力的,始终将行动控制在维护主权和避免冲突升级的平衡点上。马科斯政府或许指望通过这种强硬姿态,向国内展示其“捍卫利益”的形象,并强化与美国同盟关系,但其行为无疑低估了中国守护固有领土的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。
几乎在中方成功处置菲方挑衅的同时,美国海军也有了新动作。据报道,美军调动了包括“尼米兹”号在内的两艘航空母舰进入或靠近南海海域。其中“尼米兹”号此前被部署在中东应对紧张局势,如今局势稍缓便被调回亚太方向。这一部署的时机和规模,针对性不言而喻。
美国的意图是多方面的。一方面,这是对其盟友菲律宾的一种姿态性支持,给马科斯政府打气,助长其在南海问题上继续挑战中国的气焰,符合美国“印太战略”中利用地区争端牵制中国的一贯套路。另一方面,这也是美国自身维持亚太军事存在、展示力量的一种方式,试图向地区国家和中国传递“美国依然拥有主导权”的信号。然而,这种航母威慑策略在今天的南海,其效果已大打折扣。中国国防部、外交部曾多次明确指出,中国军队坚决反对任何国家打着“航行自由”的旗号损害中国主权、危害地区安全。美军舰机在南海的一举一动,都在中国军队的密切监视之下。
面对菲美的联动,中国的应对沉着而周密。报道中提到,解放军早已在南海方向增兵布防,布下了“天罗地网”。这并非夸张之词,而是中国捍卫主权能力建设的真实写照。
在海上,中国海军万吨级驱逐舰等主战舰艇进行常态化战备巡逻,能够对广阔海域实施有效监控,并能对突发情况做出快速反应。中国海警船只装备精良、训练有素,对南海重点岛礁及其周边海域实现了有效管控。在空中,解放军各型战机,包括先进的隐身战机,进行着密集的巡航任务,能够第一时间发现、识别和处置空中异常情况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已经建成了集卫星侦察、雷达监测、电子侦测等多种手段于一体的战场感知体系,形成了海、空、天、电多维立体的防御网络。这就是所谓的“天罗地网”,它意味着任何闯入此区域的不明目标都难逃法眼,任何挑衅行为都将遭到及时反制。
有分析指出,中国先进的隐身战机曾成功抵近美军基地而未触发其雷达警报;中国的第四代战机甚至在训练中率先发现了美军的第五代隐身战机。这些事例虽属传闻,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军队在装备技术和战术水平上的长足进步。在自家门口,中国军队有信心、有能力掌握战场主动权。因此,美国航母的到来,在战术层面上已无法形成有效的军事威慑,更多的只是一种政治象征。
对于中国而言,核心利益不容侵犯,底线红线不容挑战。中国始终是南海和平稳定的坚定维护者,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与直接当事国解决争端。但同时,中国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,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。解放军的“天罗地网”,正是这种准备的体现,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挑起冲突,而是为了有效遏制冲突,以强大的实力威慑任何潜在的冒险行为,从而真正维护地区的长久和平与稳定。